最近,我又翻开了《大明王朝1566》,每一次再看,心中那份敬佩和感慨便更深一层。小阁老,这个历史上的人物,真是一个千难万难之人,他背负的重担,非一般人能承受。想一想,两京一十三省,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,便能撼动整个帝国的根基,像张志坚老师所演绎的那样,步步为营,令人钦佩。
说到这,不由得让我想起自己曾与朋友讨论过近些年历史剧的沉寂。我们常感叹,近几年的历史剧质量下降、产量锐减,似乎少了点什么。回想一下,若从根本来看,似乎也并非没有道理。历史剧通常格局宏大,制作繁复,内容严肃,要过审并不简单,更别提对商业利益的要求,难免让投资者却步。
更何况,历史剧的植入式广告远没有现代剧那么灵活,投资人一看这部剧的制作周期长、成本高、风险大,回报率却不一定能达到预期,便难免打了退堂鼓。想要拍得好,确实是有可能,但并非每一部作品都有机会一举成名,能够大获成功。就如我开篇提到的《大明王朝1566》,它的豆瓣评分高达9.8,是国产剧的巅峰之作,甚至超过了央视版的四大名著。若说它是国产历史剧的代表,实在不为过。
展开剩余78%然而令人痛心的是,即便如此优秀的作品,湖南卫视当年花重金拿下版权,选择了晚间黄金档播放,收视率依旧惨淡。由此可见,观众的接受度和兴趣,实在是成了历史剧的大难题。即便是再神奇的剧作,若得不到观众的青睐,也无法完成真正的文化传承。
与此相对的是,古装偶像剧的风头正劲,制作虽然参差不齐,但却在年轻观众中掀起了狂潮。无论它是否制作精良,许多作品最终都能获得不错的收视率。投资人当然不会忽视这一点,看到市场反应,他们便纷纷加入了这场商战,心中只想着“投资什么,最能赚到钱”。然而,面对这股热潮,还是有一些人愿意去坚持历史剧这条艰难而曲折的道路,坚信历史的价值,哪怕它难以带来立竿见影的财富。
而在这些艰难的岁月中,有一个作品给了我莫大的鼓舞,那便是《风禾尽起张居正》。张居正,这个在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人物,究竟何许人也?相信无论是了解历史的朋友,还是不了解的朋友,都会对他有所耳闻,但真正了解他的,恐怕并不多。
此剧以张居正的故事为主线,展开了历史的风云变幻。张居正,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,曾一手推动了“万历新政”。他通过“考成法”改革官员制度,实行清丈政策,为百姓减负,堪称一位胸怀大志、矢志改革的“救时宰相”。然而,面对改革的艰难和上层权力的打压,张居正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与孤独。当他壮志未酬,突然离世,万历皇帝便开始了对他的彻底清算,否认了他的所有功绩。
张居正的故事,仿佛是历史的悲剧,却又充满着深深的教训和启示。年轻时,他被誉为神童,才智出众,早早便被知府李士翱看中,推崇备至。年少成名,但他并未因功名而自得,而是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,追求更大的理想。然而,历史往往没有情面,即便他如此努力,依旧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。
张居正改革的影响之深远,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改革之一。他推行的赋役制度,逐步改变了封建社会的落后面貌。然而,作为国家的顶梁柱,他与神宗皇帝之间的权力博弈,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。张居正的结局,犹如一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,虽功绩赫赫,最后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评价。
本剧改编自熊召政的小说《张居正》,其导演汪俊和编剧常江,都是业内非常有分量的创作人。特别是常江,这位女编剧的名字在历史剧领域中可谓凤毛麟角,尽管不如刘和平那般顶尖,但她的作品依然十分值得期待。演员阵容上,胡歌饰演张居正,最初传出的消息引发了不少争议,但我个人认为他是极为合适的选择。胡歌在《琅琊榜》等古装剧中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,担任这一角色,完全不成问题。
此外,陈道明老师的加盟,无疑给本剧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。陈道明不仅是主演之一,更是监制,在他的加持下,这部剧的历史深度和艺术水准,必定会更上一层楼。虽然关于这部剧的消息众说纷纭,甚至有说会有顶级演员肖战、冯远征等人的加入,但这些还需要等待确认。无论如何,作为一名观众,我对这部剧充满期待。
我们不妨抱着一颗平和的心,静待这部大剧的问世。历史剧的沉寂并不代表它的消失,而是它需要时间去酝酿、去打磨。未来的路或许更加崎岖,但只要有信念,必定能照亮前行的道路。在这条道路上,也许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,但正如张居正所示,改革与创新的道路,必定是充满挑战的。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,不畏艰难,勇敢前行,迎接属于自己的那一片风禾。
发布于:山西省配资炒股理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